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编号:13760666
舒适护理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8
     【关键词】舒适护理;恶性肿瘤;生活质量

    21世纪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呈继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癌症本身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生活质量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肿瘤医学探索的方向。生活质量的评价将成为肿瘤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提高生活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最终目标[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以来,对肿瘤放疗、化疗和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后的患者采取了舒适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经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后的患者106例,其中食管癌35例,肺癌32例,胃癌23例,乳腺癌13例,直肠癌3例,男61例,女45例。

, 百拇医药     12方法舒适护理包括对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信仰方面的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措施重点为创造安静、舒适的医院物理环境,针对癌症疼痛,放化疗的护理干预,针对疲乏、睡眠、排泄等的症状护理,患者自护能力培养、提供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等,全程实施细腻关爱护理。心理舒适护理重点创造良好的医院社会环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避免医源性负性情绪的产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疏导存在的心理问题,正确看待癌症。社会舒适护理重点是家庭支持系统,正确看待肿瘤患者的性问题,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尊重患者个人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引导患者正确对待优生、优活、优死。

    2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满足了肿瘤患者的身心舒适的需求,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情绪,减轻了治疗不良反应,顺应了医学模式的发展,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症状,包括疼痛、疲乏、睡眠障碍、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有调查表明,很多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2]。躯体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反应,两者相互作用,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等功能症状。
, 百拇医药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意识到不仅要从生物学指标评估器官功能,也应从心理学、社会学指标来全面评估与研究具体心理、社会特征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了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指标。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舒适护理模式,以患者舒适为护理重点,强调在整体护理活动中,不断探索研究患者的舒适感受,给予最舒适的护理。在关注癌症患者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着重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房环境、疾病知识等方面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放、化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给予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实施疼痛评估和规范管理,及时处理疾病症状,排除一切不良因素,减轻患者躯体上的不适感;尊重患者,加强治疗性护患沟通,建立融洽、信赖的医际关系,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健康信念教育,提供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采用认知治疗、音乐治疗等,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家属全程陪护,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尊重患者生活习惯及信仰等。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维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百拇医药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南丁格尔认为,造成患者痛苦的原因常常是环境因素未能满足患者的生存需求而并非仅仅是疾病本身的症状,加强医院环境的调控是舒适护理最基本的措施。医院物理环境是影响患者身心舒适的重要因素,适当地调节,使其保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美观是护理的重要职责。护士要以自身的行动使患者相信护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他们在住院生活中遇封的各种问题,积极调控护际关系,提供安全舒适的医院社会环境,缩短患者环境适应期,提高社会调节能力,增强信心和抗病能力。音乐疗法通过听觉作用于机体,可协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是舒适护理的有效措施。有研究证实,在放、化疗期间配合音乐治疗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疲乏感[3,4]。早期音乐治疗干预,可有效地缓解对接受放疗等焦虑程度较高患者的症状。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给予信息支持,可帮助患者明确疾病的发展,熟悉治疗发展,经历与预期一致的体验,从而消除负性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为患者提供放、化疗前瞻性的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合理安排饮食、休息、活动,减轻治疗中的不舒适,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等均有改善,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5]。指导家属陪护,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精神上给予支持、疏导,满足了患者的情感需求,提高了社会功能。亲人的呵护等社会支持能增加患者的适应性行为,促使其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社会支持也能提高免疫力,减轻癌症患者的身心症状。
, http://www.100md.com
    4小结

    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顺应了医学模式的发展,满足肿瘤患者身心舒适的需求,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情绪,减轻了治疗不良反应,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是切实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清,刘红秀,王华风.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10-111

    [2]祁康宁,刘东军.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140-141

    [3]刘素萍,贺梅英,肖芳,等.介入热化疗治疗腹腔盆腔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7-108

    [4]肖会.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的安全护理管理.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34-135

    [5]丘建先.舒适护理在18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学治疗中的效果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5(24):93-94

    【收稿日期】2011-07-26, 百拇医药(陈美娟 张景寿)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